仙子的修行-第二部-仙子之行(106)不及黄泉(2/5)
嘶哑的声音带着鬼魂特有的的阴森,在这无边的黑暗,在这妖冶如火的幽冥深处,冷得能让人打寒颤。
另一处,是三足鼎底下的火苗,很小很小的火苗,仿佛随时都要熄灭。
这是怎样的地狱。
这是怎样的艰难困苦?眼前麻木的看着她的老妇,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哀切悲痛?
她哪里还有烦恼,哪里还有郁结,哪里还有成仙得道。
回到家里,带着孩子的儿媳见到小五的血衣后,手中的碗筷掉在地上,当时就晕厥了过去,第二天醒来时,一口咬定是仙人把小五的草药抢走,小五才被杀害。
因为前天,就是她和小五去山里找到了一株神奇的草药,小五还兴奋的说能卖好几百两银子,结果却遭了难。
“找…人?”
拐杖比佝偻的神女还高,其上悬挂着一只朦胧的灯笼,是黄泉中唯三的光亮。
没了钱,没了地,孙子的身子更瘦,整日焉巴巴,双眼睁得很大,肚子很鼓,没几天就死了。
但家里面更穷了。
生儿子,儿子死,生女儿,卖青楼。
官差一边骂一边搜查,最后将被褥衣物全都掳走去充公,等踹了一脚她夫君后离开时,她家已经家徒四壁,什么都没有。
死后棺材都没有一副。
在腥风扑面的血红色忘川河前,成千上万的幽魂飘荡着,呜咽悲鸣,底泣哀嚎,她此前在书里看过的十八层刑罚罪人的炼狱,与眼前的景象相比,竟是如此的微不足道。
忘川河上有奈何桥,桥前有神女,世人称之为孟婆。
她孙子四岁的时候,小五去城里卖草药,下午却没回来,直到晚上,村里人突然来报信,说小五出事了。
可没想到,一等就是半年,期间托人问了无数次,也没有半点音讯。
丈夫受不了这种打击,躺窝棚里有气进没气出,撑了几天也死了。
孟婆拄着拐杖,悲苦的脸上满是皱纹,“你怎么到这里来了?”
一遍,又一遍。
孟婆的声音很慢,浑浊的双眼仿佛看穿了她的一切,缓缓叹息道:“这是何苦,听婆婆一句劝,回去吧。”
七个孩子只剩下小五和小七,拉扯着长大。
萧曦月如失了魂一般,跟着老妇的怨魂走到了黄泉尽头。
一切的念头,都在看了周七嫂这凄凉悲苦的一生后,化为了烟影。
剩她没有死,靠着村子的人施舍的残羹冷炙,木然的等小七回来。
老杂役摁着她屁股的淫辱不能让她低头,可神女的凝视,却让她无比羞愧。
“小……七。”
她佝偻着身子,用一根白色的骨头伸到血红色汤内,慢慢的搅动着。
第三处光亮,则是一直跟随萧曦月的月轮,如明月般照亮她。
周七嫂的冤魂声音嘶哑的开口,一双浑浊的老眼看着她:“姑娘,你知道,我家小七回来了吗?”
萧曦月上前,扶住了神女,接过白骨,将一旁她的拐杖拿过来递给她。
《手*机*看*小*书;7778877.℃-〇-㎡》
她家哪里有银子?
她看到了更多的怨魂。
小七很快写信回来,说一个月后就到家,夫妻两人总算有了些奔头,想着小七回来后再借钱给他娶老婆,一家人会好起来的。
过了五年,大旱,女儿小六不听话,说饿,吃了好多树皮和观音土,又喝水,最后撑死了。
等她再见到小五时,只看到了路边一只巨大的手掌印在地面上,里面一个人形的血肉块,隐约可以从那套粗布衣服和鞋子上认出是小五来。
孟婆咳嗽起来,身子更为佝偻,手中的白骨颤抖着几欲掉落。
萧曦月走到了孟婆面前,却紧闭着双唇,半句话也说不出来,更不必说找老杂役,说复活他的之类话。
她不敢再说自己心意已决,在神女面前,她是如此下贱。
她和第五个孩子,就把她卖到了城里,一家人一起吃了第一顿饱饭。
她的儿媳那时候沉默了好久,眼睛一直都是红的,最后没话说了,又几个月后,地里干活时突然就吐血,抬回去没等喊大夫来就不行了。
汤水被搅浑,萧曦月的心却变得空灵,无所思,无所念,静静的看着神女孟婆。
“小五,小七,四丫头,娘来找你了。”
“咳咳咳咳。”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萧曦月收回手,茫然的与眼前周七嫂的怨魂对视,她脑海中所思所想尽皆消失,老汉,师妹,师父,远哥哥,修行,执念……
这一刻,她显得如此卑贱。
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七嫂转身,继续木然的往黄泉的尽头走去。
儿媳不管不顾的要出门去为小五报仇,她死命拦住,说家里的孙子怎么办啊?对方可是仙人。
也没彩礼可以给小七娶亲,他就去服役参军,他哥在家种田,闲的时候就上山采药。
“婆婆。”
直到被村子重金请来的道士做法,将她的怨魂打入幽冥。
最后,她等来的是两个官差,凶神恶煞的将她家大门砸烂,拿着一张纸念,说什么她的小七是罪人,犯了谋逆罪,要罚五十两银子。
小五很老实,长得黑黑壮壮,十五岁就结了婚,又给她生了孙子。
萧曦月低下头,“我……来找个人。”
她哭得死去活来,旁边的人却劝她快些收尸快些走,说这是被仙人拍死的,要遭报应的。
一口气堵在了她的胸口,张开嘴,又发不出声音。
孟婆弯下腰,动作迟缓的拿起一只小瓦罐,萧曦月将白骨放在鼎中,再走过去弯腰帮她拿着
她终于咽下气,村子里没人敢给她收尸,死的时候魂魄徘徊在夫君和孙子的白骨边,怨气三月不散。
萧曦月无法回答。
“孩子。”
最后终于得到消息,她的小七回来时,遇到一队叛军,被当场捉去,被迫参加了四皇子的叛军,不知所踪。
萧曦月默然不语。
奈何桥前,孟婆在一口三足鼎前熬汤,汤才到三足鼎的一半,还未煮开,血红血红的汤。
“……”
“唉,都是命啊。”
家里没有儿子儿媳,孙子又才这么大,她夫君拿着家里最后的一点银子去了官府,才求得官府同意,让服兵役的独子小七回家。